
股市配资风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核真录,作者:南大新传未来编辑部 · 核真录,文字:唐茹梦妍、王雅楠,制图:王雅楠、唐茹梦妍,编辑:施恋、蔡翌希,题图来自:AI 生成
事件背景
2025 年 8 月 29 日,日本前首相石破茂与印度总理莫迪进行首脑会谈,并宣布了一项《日本 - 印度人力资源交流与合作行动计划》(后称日印行动计划)。该计划提出:未来五年两国将开展超过 50 万名人员(双向)交流,其中包括约 5 万名印度技能/潜力人才赴日本。
此计划一经发布,在日本多地引发抗议,国内网民也热议纷纷,"日本为提高生育率而引入 50 万印度移民""东京湾变恒河""日本疯了?正在印度化?"等说法广泛流传。然而这些解读是否准确?为调查事实,核真录将从" 50 万"的数据是否准确,该计划引入的具体形式是什么、移民的说法是否准确以及日印双方签署该计划的动机三方面进行核查。


图 1、2 抖音上有关日本引进 50 万印度人的相关讨论



图 3、4、5 抖音评论区内有关该事件的网民看法截取
核查点一:"引进 50 万以上"这一数字是否准确?
核真录首先在日本外务省官网查询到了日印行动计划的权威解释 [ 1 ] 。接着,为核查"日本计划引进 50 万以上印度人"中" 50 万以上"这一数字是否准确,我们比对了 NHK 的报道 [ 2 ] 与日本外务省官网发布文件,发现两者均有提及"包括印度向日本输送的 5 万专业人才在内,日印双向力争 5 年内实现 50 万人以上的人才交流"。
由此可见,"日本计划引入 50 万以上印度人"属实。但值得注意的是," 50 万以上"是一个累计 5 年的目标,并且是双向的,且包括此次赴日的 5 万印度人。
核查点二:引进的具体形式是什么?"移民"的说法是否准确?
为核查"日本欲引进 50 万移民"中"移民"这一提法是否准确,核真录将日印行动计划的具体形式与日本的法定移民要求进行了比对核查。
日本外务省在官方网站上公布的日印行动计划指出:"(此次行动计划)包括从印度向日本交流的 5 万名熟练及具有潜力的人才,五年内实现 50 万人相互交流"。
为进一步厘清"交流"的形式,核真录从该行动计划的第三节寻找到了日本为落实该计划的措施。"(3)特定技能制度与技能实习制度"一节明确指出:"在日本政府的特定技能制度下,为了在五年内促进印度人力的流动,将采取以下措施。"包括:
(1)在印度举办特定技能考试与日语考试;
(2)扩大考试场所与培训设施;
(3)支持与印度国家技能发展公司(NSDC)的合作,以推动培训和就业对接;
(4)通过印度的 e-Migrate 系统(见注释)与日本企业匹配。
注:e-Migrate 系统:印度的 e-Migrate 系统是印度外交部推出的一个网上管理平台,用来规范印度公民出国务工的流程,特别是保护那些前往中东等"高风险国家"就业的劳工。印度务工人员、海外雇主和国内中介公司都必须在线注册,所有的出国就业合同、签证申请和政府审批都在系统里完成。这样可以防止非法中介、劳工被骗或被剥削,让政府能实时监管出国务工的全过程。 [ 3 ]
其中所提到的"特定技能制度"(Specified Skilled Worker,SSW) [ 4 ] 明确规定了外国劳动者在日本可获得的若干居留许可类型及其适用条件,是我们厘清此次引进具体形式的关键制度基础。
核真录从日本出入国管理厅官网查询到,该制度是日本政府自 2019 年 4 月起实施的一项新型外国人就业制度,旨在引进具备一定专业技能、能够立即上岗的外国劳动者。制度规定了外国人在日本居留许可的两个等级,即"特定技能 1 号"和"特定技能 2 号"。1 号针对具备一定技能和日语水平者,期限最长 5 年;2 号则面向高技能劳动者,可无限续签,并具备携带家属的条件。

图 6 日本特定技能制度 1、2 级对比表
核真录又调查了外国人在日的永居条件。根据日本出入国在留管理厅发布的"永久居留许可指南" [ 5 ] ,外国人获取永久居留许可指南具有如下法律要求:
(1)品行端正。
(2)拥有足够的资产或技能,能够独立生活。
(3)该人的永久居留被认为符合日本的利益。
(3a)原则上,必须在日本居住 10 年以上。但必须持有工作签证("技能实习"和"特定技能 1 号"签证除外)或居留签证,在日本居住 5 年以上。
(3b) 没有受到过罚款、监禁等处罚。适当履行公共义务(纳税、缴纳公共养老金和公共健康保险费、《出入境管理及难民认定法》规定的申报义务)。
* 关于公共义务的履行,即使在申请时已经缴纳税款,但如果在初始纳税期内未履行公共义务,则履行情况一般会被负面评价。
(3c)目前持有出入境管理及难民认定法施行规则附录 2 所规定的最长居留期限的居留资格。
(3d)从公共卫生角度来看不存在危害风险。
由此可见,"特定技能 1 号"已被排除在外,而"特定技能 2 号"的持有者若在日本居住 10 年以上,并且符合其他法律要求,才能够进行申请、获得在日本的永久居住许可。

图 7 日本特定技能制度与通常移民概念的对比
综上可见,日本提出的"从印度引入 5 万名熟练及潜力人才、五年内实现 50 万人交流"计划,是在现行"特定技能制度"框架下推进的劳动力合作举措。被引入的印度人主要以劳动签证形式赴日从事特定行业工作,而非移民。
核查点三:日本推行该计划的核心目标与社会经济背景是什么?
日印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该计划的提出基于以下目的:
1. 吸引印度有技能和有潜力的人才资源对日本的兴趣,以便缩小两国之间的认知差距;
2. 利用两国互补的人力资源,促进联合研究、商业化和价值创造;
3. 作为对未来的投资,促进印度的日语教育以及双向文化、教育和基层交流;
4. 利用日本与印度之间经济利益的互补性,前者面临着人才资源短缺,包括 IT 人才短缺的问题,而后者则希望加强其技能开发和制造业;
5. 加强日本公司与印度学生之间的联系。
总的来说,其主要目的为"引进‘人才资源(包括 IT 人才)’"。一方面,这可能是对日本社会老龄化、少子化趋势和经济低迷带来的人力资源不足问题的回应。日本总务省 2025 年发布的《信息通信白皮书》提到,自 2016 年以来,日本出生人数持续减少,少子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预计今后人口将继续减少。特别是由于生产年龄人口(15 岁至 64 岁人口)的减少,劳动力短缺逐年加剧;日本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劳动生产率低迷。
数字技术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以 AI 和机器人为首的数字技术将取得进一步进展,渗透到社会中。借助数字技术,日本有望通过消除劳动力不足,提高生产率和增强竞争力来实现经济振兴 [ 6 ] 。除此之外,2024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日本宏观经济结构的专项分析报告指出:约有一半的日本企业报告劳动力短缺。建筑、信息通信技术和医疗服务是面临最严重的劳动力短缺的部门 [ 7 ] 。
另一方面,这也是针对日本人工智能活力不足现状采取的措施。《信息通信白皮书》中指出:目前,日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成果与美国等国家领先的企业相比,尚未获得充分的认可。据斯坦福大学 HAI(以人为中心的人工智能)在 2024 年 11 月发布的 2023 年人工智能活力排名,日本综合排名第 9 位。
核真录基于日印行动计划、《信息通信白皮书》、日本宏观经济结构专项分析报告相关内容,将日本计划引入印度人的核心目标总结如下图。

图 8 日印行动计划目的分析
由此可见,日本颁布《日印人力资源交流与合作计划》的明确目的可概括为五点:人才吸引与认知提升、资源互补与价值创造、文化教育交流、经济需求互补以及加强日印联系。同时,该计划的推行与日本少子老龄化加剧劳动力危机、经济长期停滞亟待破局以及 AI 领域竞争力落后等的社会经济现状存在关联。
总结
1. "日本计划引入 50 万以上印度人"该说法属实。但值得注意的是," 50 万以上"是一个累计 5 年的目标,并且是双向的,且包括此次赴日的 5 万印度人。
2. 赴日的 5 万印度人以及在五年内引入的 50 万以上印度人将以特定技能签证在日本居住,并从事 IT、AI、半导体等领域的工作。
3. 日本颁布日印行动计划的明确目的可概括为五点:人才吸引与认知提升、资源互补与价值创造、文化教育交流、经济需求互补以及加强日印联系。同时,该计划的推行与日本少子老龄化加剧劳动力危机、经济长期停滞亟待破局以及 AI 领域竞争力落后等的社会经济现状存在关联。
参考链接:
[ 1 ] https://www.mofa.go.jp/mofaj/s_sa/sw/in/pagew_000001_01912.html
[ 2 ] https://news.web.nhk/newsweb/na/na-k10014904051000
[ 3 ] https://www.mea.gov.in/Images/attach/7_e_Migrate.pdf?utm_
[ 4 ] https://www.mofa.go.jp/mofaj/ca/fna/ssw/us/overview/
[ 5 ] https://www.moj.go.jp/isa/applications/resources/nyukan_nyukan50.html?hl=zh-CN
[ 6 ] https://www.soumu.go.jp/johotsusintokei/whitepaper/ja/r07/pdf/index.html
[ 7 ] https://www.imf.org/-/media/Files/Publications/CR/2025/English/1jpnea2025001-print-pdf.ashx?utm股市配资风云
聚丰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